【題目】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序號代表的山脈是:①________山脈;②________山脈;③________山脈;④________山脈。

(2)②山脈以東的地形區(qū)是________,以西的地形區(qū)是________。

(3)我國的地勢特征是________。

(4)圖中甲地形區(qū)是________。

【答案】昆侖 太行 橫斷 天山 華北平原 黃土髙原 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青藏髙原

【解析】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地面積占比重最大,加上山地、丘陵及陡峭的高原在內(nèi)的山區(qū)面積廣大,不利于我國發(fā)展種植業(yè)和交通運輸業(yè);地勢是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在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1)由圖可以看出,圖中①是東西走向的昆侖山,②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③是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④是東西走向的天山。

(2)圖中②表示的太行山東側(cè)是我國第二大平原-華北平原,西側(cè)是黃土高原。

(3)可以看出,我國的地勢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4)圖中甲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稱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面小題:

18月27日至9月1日,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9個督導組完成對山西、遼寧、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等9。ㄊ校┑倪M駐工作,標志著中央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一輪督導工作全面啟動。山西省位于( )

A.B.C.D.

2圖中海洋甲是( )

A.渤海B.黃海C.東海D.南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1)北回歸線自西向東依次穿過云、________________、臺。(填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簡稱)

(2)①是________(填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全稱),與其接壤的最大內(nèi)陸國是________。

(3)②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的簡稱是________,③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4)④是________海峽,該海峽西側(cè)的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是________。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2萬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其中⑤是________(國家);⑥是________(國家)。

(6)我國海岸線長達1.8萬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其中⑦是________(國家);⑧是________(國家)。

(7)我國的內(nèi)海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行政中心搭配正確的是( )
A.江西—南昌
B.湖北—鄭州
C.福建—杭州
D.山西—西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所在省級行政區(qū)是( )
A.云南省
B.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C.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D.湖南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長江黃河哺育了兩岸的人民,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長江發(fā)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山脈,黃河發(fā)源于________山脈。

(2)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比較頻繁的原因不包括________。(填數(shù)碼)

①流域內(nèi)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干支流水電站眾多,阻礙洪水下泄

③上游濫伐森林,水土流失嚴重 ④中游泥沙淤積及圍湖造田,蓄洪能力下降

(3)上圖中黃河干流A、B、C三個河段中不會出現(xiàn)凌汛現(xiàn)象的是________。結合下圖,你認為C河段流域狹窄,無支流匯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圖中①地被稱為“塞上江南”,其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優(yōu)勢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5)圖中②地區(qū)存在的主要生態(tài)問題是________,治理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

(6)湖泊③是________,支流④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巫山東西兩側(cè)的地形區(qū)分別是( )
A.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C.云貴高原、東南丘陵
D.東南丘陵、云貴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位于熱帶草原地區(qū)的國家經(jīng)常受到威脅的自然災害是( )
A.臺風
B.寒潮
C.洪澇
D.干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