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三級行政區(qū)劃是指

A.省、市、縣 B.中央、省、縣

C.省、縣、鎮(zhèn) D.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自貢市八下3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三山夾兩盆”的地形所指省區(qū)是( )

A.新疆 B.內(nèi)蒙古 C.四川 D.青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省八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華在暑假游記中寫道:那天我終于看到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草低遍地花,牛羊好似珍珠撒,蒙古包就像白蓮花”的美景.這讓我想起了家鄉(xiāng)的另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綠樹長青,水田稻花正飄香.該游記描述的兩個地區(qū)分別是( )

A.西北地區(qū)、南方地區(qū) B.南方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C.北方地區(qū) 南方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青藏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耒陽市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幅員遼闊,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跨經(jīng)度60多度,這就造成了: ( )

A.同一時代,不同民居 B.同一季節(jié)、不同衣著

C.同一時刻、不同景象 D.同處平原、不同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圖回答:(每空1分,共20分)

(1)我國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為________平方千米,居世界第_______位。

(2)填寫我國的陸地鄰國: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

(3)根據(jù)圖中序號填寫地理名稱:

D__________(簡稱) E___________(行政中心)

F____________(全稱) G_____________(行政中心)

(4)①是___________海,③是__________海,其中屬于內(nèi)海的是_________。

②是________海峽,該海峽西岸是__________省,該省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____。

(5)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q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稱),跨經(jīng)度最廣的省區(qū)是__________(填簡稱),人口最多的少數(shù)民族所在的省級行政單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全稱)。我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_____________(填簡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中國民族分布圖”,回答問題:

(1)仔細觀察56個民族分布圖,可以看出 族分布最為廣泛,但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部和 部地區(qū),占全國總人口的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2)對照圖例,回答:圖中A處為 自治區(qū),主要民族為 族;B處為 自治區(qū),主要節(jié)日是 節(jié);C處為 自治區(qū),傳統(tǒng)節(jié)日為 .我國在這些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qū)域自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漳州市八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我國某省級行政區(qū)的輪廓圖,其簡稱的由來是( )

A.取用本省的歷史名稱 B.取用本省主要河流名

C.取用本省主要山脈名 D.取用全名中的一個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天門市八下4月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讀“我國長江三角洲簡圖”,完成下列要求.

(1)濟南的小明準備在今年暑假期間乘火車先去參觀上海世博會,后瀏覽風景如畫的杭州西湖,請你依次寫出小明所經(jīng)過的鐵路線名稱: 、 .

(2)上海是我國大型的鋼鐵基地,那么上海鋼鐵基地發(fā)展的有利條件是 .

A.勞動力資源豐富 B.靠近煤礦

C.靠近鐵礦 D.瀕臨海洋,便于進口鐵礦石

(3)上海地處南方濕潤地區(qū)卻成為缺水城市,請問上海成為缺水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及緩解缺水問題的有效途徑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4-2015學年甘肅省隴南市八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做法,不利于節(jié)水的是( )

A.自流灌溉 B.噴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