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地理 > 題目詳情

【題目】讀我國沿北緯30°地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反映出的我國地勢特征是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2】圖中,數(shù)字所在的地形區(qū)是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準噶爾盆地

D.黃土高原

【3】從圖可知,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4】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在開發(fā)利用山區(qū)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A.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建設

B.加大礦產資源開發(fā)

C.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

D.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

【答案】

【1】B

【2】A

【3】C

【4】D

【解析】

試題分析:

【1】從我國地勢剖面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所以正確的是B。

【2】從圖中的海拔高度看,處所在的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

【3】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第三級階梯上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所以選C。

【4】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在開發(fā)利用山區(qū)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建設,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加大礦產資源開發(fā)。不合理的是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因為會增加水土流失。所以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人口最多的省市( )

A.河南省 B.江蘇省 C.山東省 D.廣東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大洲和大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面積最大的海洋是大西洋 B亞歐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

C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 D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

【1】當?shù)厍蚬D至D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此時是北半球的(節(jié)氣),北京的晝夜長短情況是。此后太陽直射點向(南或北)移動。

【2】在圖中適當?shù)奈恢卯嫵龅厍蚬D的方向。

【3】當?shù)厍蛏细鞯貢円沟乳L時,地球公轉至___點或__點,太陽直射在。

【4】當?shù)厍蚬D至B時,為每年的(日期)前后,南極圈以南地區(qū)將會有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17年1月1日凌晨,中歐班列(義烏一倫敦),從浙江義烏鐵路口岸啟程,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等國家,穿越英吉利海峽隧道,最終抵達倫敦,全程12451km.

材料二俄羅斯鐵路分布圖、歐洲西部簡圖

(1)圖中A代表的城市是_______

(2)據(jù)圖描述俄羅斯鐵路線的分布特點。

(3)中歐班列穿過了B河,它是著名的國際河流,內河航運發(fā)達.請從地形、氣候兩方面歸納該河流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4)中歐班列途經法國,該國南部地區(qū)分布著大面積的油橄欖、無花果等木本耐旱經濟作物.試從氣候方面分析原因。

(5)該線路起止點所在地區(qū)人們飲食習慣明顯不同.請你寫出兩地餐桌上的主食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臺灣海峽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遺跡原因是:

A. 海底森林死亡

B. 海平面上升

C. 砍伐的森林丟入海中

D. 人類活動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D代表的大洲是

A. 歐洲

B. 非洲

C. 亞洲

D. 北美洲

2發(fā)達國家數(shù)目最多的大洲的代號是

A. A

B. B

C. C

D. D

3某地人口出生率為15‰,而死亡率為10‰,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1.5‰

B.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5‰

C.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15‰

D. 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為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

A漢語 B英語 C俄語 D阿拉伯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我國民族特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共有56個民族

B、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勻分布

D、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